中国自由贸易区深圳什么片区(内附前海蛇口自贸综合规划)
2018年11月29日,市政府批复实施《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及大小南山周边地区综合规划》(以下简称《前海蛇口自贸综合规划》),研究范围37.9km²,包括国家批复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28.2km²及大小南山周边地区9.72km²。
一、目标定位
《前海蛇口自贸综合规划》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落实深圳市对前海发展新要求,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提出“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一带一路”倡议支点,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和城市新中心”的发展定位,以及“示范世界先进城市文明、彰显国际化半岛特色的自由便利的繁荣开放之城、深港共建的国际创新之城、宜业宜居的绿色人文之城”的规划目标。
二、规划亮点
(一)聚湾营城,特色资源禀赋导向、建设生态型湾区城市客厅
基于前海蛇口片区的半岛地形特征,依托前海湾、深圳湾、大南山、小南山等生态核心空间,规划营造山海城共荣的总体生态格局,构建连绵16公里的前海湾滨海生态公园带,并以水廊道公园与大南山相连,形成规模化山水森林穿城的独特城市中心区风貌。
以生态骨架为底,规划引导市级和区域级的公共设施向湾集聚、适度集中,在沿滨海一线地区布局公共设施,全面提升滨海岸线的公共功能与活力,打造与自然相得益彰的世界级湾区客厅。
(二)减量提质,适度降低总量、加强职住平衡
为营造前海片区舒展紧凑的滨海城区风貌,总开发规模为2380万平方米,并对各片区的开发规模进行合理调配,塑造高低错落、层次鲜明、疏密有致的现代湾区海城形象。
为构建前海宜居宜业环境、营造片区持续活力和缓解区域交通压力,规划重点优化前海片区的职住比例。调整后就业人口规模为52万、居住人口规模增加至23万,职住比优化为2.3:1,职住平衡大幅优化。
(三)提升服务,全面升级新中心公共服务职能
在延续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职能基础上,按照城市新中心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前海湾区级和市级公共设施布局,构建高标准、多层次、全覆盖的公共服务体系。
(四)塑造特色,保护和营造山海人文特色风貌
在前海片区,规划在安排水廊道公园、城市中轴线等山海景观廊道的同时,对滨海一线地区的建筑高度进行控制引导,倡导高建筑覆盖率的街区式布局,彰显山海城一体、舒展紧凑的景观风貌。注重强化前海水城个性特色,引导水廊道和滨海岸线的自然岸线化处理,营造亲水体验;在临海地区进一步引导增加细密水网,组织丰富的亲水活动。
(五)快速到达、慢速体验,构建近远结合的综合交通系统
依托高轨道,强公交的发展理念,规划构建“对外高可达、内部高品质,设施高容量,政策高标准”的综合交通系统,支撑提升自贸区战略地位。通过对接引入区域重大战略交通设施,构建高密度、多模式、一体化的轨道交通系统,构建层次明晰、高效畅达的骨干道路系统,以及构建“公交+慢行”高品质、一体化内部交通系统等多种途径,实现快速到达、慢速体验的总体要求。
(六)丰富产业,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自贸区建设双要求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自贸区建设双导向下,产业发展方面进一步拓展至“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国际商贸及现代物流、文化及旅游服务”等六大产业功能,并建议远期拓展离岸免税、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等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