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开局平稳向好 机械、家居园艺、消费电子等品类增长迅速
尽管仍势头猛劲,2022年对于外贸人来说必然将会是充满挑战的一年。
外贸人已经开启注定忙碌的2022年。
据海关总署统计披露,今年前2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3%。其中,出口3.47万亿元,增长13.6%;进口2.73万亿元,增长12.9%。
从主要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2.02万亿元,增长9.9%,占出口总值的58.3%,其中电子元件、汽车出口分别增长24%、99.1%。进口方面,机电产品、农产品(000061)分别进口1.11万亿元、2254.4亿元,增长6.7%、7.7%,外贸继续保持向好势头。
当前,我国外贸出口格局愈发注重“高质量发展”,许多新型行业正蓬勃发展。
根据3月阿里巴巴国际站新贸节首周披露的数据,行业大盘成交数据来看,机械、家居园艺、消费电子三大品类,成为本届新贸节交易规模方面增长最快的前三名。服装、美容个护、消费电子,则在支付买家增长方面增长最快。
海外买家增长方面,美国、加拿大、英国依然是交易规模最大的前三个国家。而泰国、菲律宾、新西兰,成为交易规模成长最快的前三名。
但另一方面,在海外货币和财政共振式收缩的背景下,外需在年内存在着增速加速下滑的可能,物流运输、汇率波动等也给外贸带来了压力。在当前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几大新品类的需求明显上升,国内商家也正加速布局品牌数字化转型谋求品牌出海。
潮州市枫溪区东阳陶瓷制作厂外贸总监何佳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几年,海外买家从之前的传统贸易商购买转变为通过国际站购买,父辈留下的财富也为家族产业走向数字化打下基础,随着供应链的逐步完善和各国消费分级带来的新需求,下一步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好产品的品牌化转型。例如,为满足客户的柔性定制、品牌定制需求,厂家可以提供logo定制、颜色定制等服务,以此降低买家的模具开发成本。
当前,我国外贸出口格局愈发注重“高质量发展”。
新型行业增长强劲
根据今年阿里巴巴国际站新贸节首周的数据,目前四大增长最快品类分别为健康、户外品类、家居智能化和新能源产品。其中,4366.7%增长率的电动多用途自行车,成为新贸节新品类的最靓一匹“黑马”。
随着春季的到来,海外地区的户外出行需求明显增长,具备多种功能,且有环保电能驱动并体现时尚动感设计的多用途自行车,成为此次新贸节增长最高的单品。尤其是那些具备高续航的电动传动系统,让海外终端用户在包括健身、通勤、探险、休闲等各类生活场景都能使用的自行车销量暴增。
除了“大件货、高单价、高溢价、多功能、好品质”这些增长关键词,新能源也是值得特别关注的高增长品类。
欧洲能源产品不断涨价,带来清洁能源的需求逐年旺盛,小型风能机作为补充绿色能源,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户用型风光互补系统。新贸节首周期间,风电发电机品类取得52.7%的增长。其中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采购增速最为明显。
受益于海外电商消费的普及,电商产业高频使用的快递信封袋也取得22.5%的增长。尤其是那些彩色/撞色等有辨识度的设计,以及可定制Logo服务,受到海外买家的青睐。同时那些可降解,以及环保材质的快递物流包材,成交增长也领先同品类的增长趋势。
新型行业的强劲增长反映的是外贸行业内部结构的改变,阿里巴巴国际站总裁张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目前出口的商品从曾经以出口电子器械等轻小件为主,变为洗衣机、烘干机、扫地机器人等大件;从以性价比优先的产品,慢慢走向品质和创新优先的产品,着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外需降温
尽管仍势头猛劲,2022年对于外贸人来说仍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
中邮证券报告显示,考虑到我国进出口数据的高基数,我国今年的外贸或将承压,但回落幅度预计相对平缓。
此外,虽然跨境电商卖家对于疫情可能带来的影响,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应对机制,但是,影响运营成本的内外部因素仍在增加,如物流运输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波动以及人力成本的提高等,导致卖家的运营成本不断增长。
物流运输方面,2021年空运和海运均呈现整体波动上涨的趋势,给外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海运价格在2021年也呈现明显上涨的趋势,全球港口的拥堵以及集装箱紧缺未得到有效缓解,运力供不应求。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显示,2022年3月17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达到3366.01,而2020年12月31日该指数仅为1658.58。
阿里巴巴国际站闽汕大区总经理高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外贸的增速相比往年会放缓,全球范围内的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恢复正常,尽管如此,中国“价美物廉”的优质供给在全球仍具竞争力。
与此同时,品牌化转型作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也受到越来越多商家的重视,此前头部跨境服饰品牌SHEIN的品牌溢价案例,让越来越多商家意识到由传统外贸向“品牌出海”转变的重要性。
张阔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疫情催生的居家类服装产业为例,其面临着同质化竞争加剧的问题,此类产品亟需构建品牌出海能力、提升生产制造能力、服务能力等,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高杰表示,中国跨境电商的品牌化转型需要打破以往“Made in China”的刻板印象,而平台也可以通过数字化能力给商家背书,让未来的“Made in China”变为优质供给和供应链的象征。同时,平台也可免去外贸公司自建独立站、搭建支付系统、站外引流等一系列流程,应对国内和海外不同的监管政策,保证合规性。
他还向记者透露,围绕国家提倡的专精特新细分的类目,更容易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品牌。以服装行业为例,其细分品类如cosplay服装、节日排队服装、功能鞋等市场竞争尚未饱和的垂直领域产品,是品牌化转型的“潜力股”。相比于2B端产品,占领更多消费者心智的2C产品也易形成品牌规模。
中国企业出海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1990年至2010年为“出口”时代,以“有吸引力的价格”为主要策略,通过经销商和PC端电商销往全球;2011年至2018年为移动出海时代,消费行为向移动端转移,软件类企业加入;2019年至今为品牌出海时代,头部品牌直面消费者,渠道多元化,深化本地化运营,获取品牌溢价。
在如今的品牌出海阶段,数字化转型已经渗透到品牌搭建的全链路,无论是利用社媒、界面交互设计、图片优化提升点击的营销运营数字化,还是按需定制服务中小企业的供应链数字化,均体现着产品不断提升的数字化能力。
对买家而言,数字化流程保证了货物和运输的确定性,意味着从端到端的透明服务;对于商家而言,数字化用高效的方法帮助中小型企业深化运营,从营销平台走向服务平台,在“服务就是增长力”的未来格局下,数字化转型开拓了更广阔的服务场景,也是企业向更高价值领域挖掘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