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助力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快速发展,是推动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9875亿元人民币(币种下同),执行额64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和14.3%。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5473亿元,执行额36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和10.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蓝庆新表示,服务外包是服务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作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指标,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不仅将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和服务贸易逆差收窄,还可以促进贸易结构的升级,推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此外,我国企业在承接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业务过程中,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也将带动我国服务贸易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中实现升级。
从业务结构看,上半年,我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分别为1553亿元、642亿元和14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17.8%和15.2%。从区域布局看,上半年,全国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总计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4911亿元,执行额32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0.6%,分别占全国总额的89.4%和90.9%。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服务外包产业有利于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我国正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服务外包有利于我国与全球价值链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上半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增长势头比较好,对国家稳增长、稳就业和对外开放做出了新的贡献,产业发展亮点纷呈:增速高,在当前全球经济、全球贸易增速放缓之下,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以及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都同比增长两位数以上;结构不断优化,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服务、互联网营销推广服务、金融后台服务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增速较快;产业集中度比较高,全国3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总计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占比高达九成。
从国际市场看,上半年我国承接RCEP成员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877亿元,同比增长8.9%,合计占我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24.3%。
蓝庆新认为,承接RCEP国家离岸服务外包的增长,充分说明了RCEP生效对成员国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作用,也体现了RCEP有关服务贸易相关协议内容将有力带动成员国之间的服务贸易发展和服务业的深化合作,更展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推动全球化发展、推动各国深化合作、互利共赢的效果。未来随着RCEP协议的充分落实与推进,相关各国将在全面合作基础上带来更多新的增长点。
我国服务外包平稳发展得益于多重因素。在张建平看来,我国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以及中国经济在朝着服务化的方向发展,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升、规模的扩大,这些使得企业完成服务外包的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提升;近年来,通过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协定,我国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这为服务外包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空间。
蓝庆新表示,我国经济逐渐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潜力不断上升,服务外包企业不断壮大,形成了服务外包的动力;我国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关于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扩大到37个,启动并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制定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打造服贸会合作平台,注重扶持政策体系的建立。
张建平认为,我国服务外包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中国朝着服务化、高技术化方向发展下,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我国服务外包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何积极对接国际先进标准、如何培养各类专业化人才是我国服务外包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升级需要思考的问题。
谈及如何不断提升“中国服务”品牌国际影响力,蓝庆新认为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是要注重扩大服务外包企业规模,打造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实现规模经济。二是要注重推动服务外包企业创新,尤其是加强在技术研发和业务流程方面的创新,提升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高端服务水平。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加快落实已有政策,在融资、人才、信息、国际合作等方面给予服务外包企业大力支持。四是要加强开拓国际市场,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开展国际服务资质认证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大对“中国服务”品牌的国际推广和传播,形成“中国品牌”的国际认知度和影响力。
张建平说,品牌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长期坚持,保质保量完成自己的服务任务,提供优质服务产品,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水平,坚持诚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