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数据显示,湖北通关便利度提升 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增
海关数据显示,湖北通关便利度提升 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增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月22日举办湖北省外贸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湖北省外贸进出口情况。
武汉海关副关长、党委委员、一级总监廖华东介绍说,据海关数据统计,2023年,湖北省进出口总值644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海关数据显示,其中,出口4333.3亿元,增长4.7%;进口2116.4亿元,增长7.9%。海关数据显示,具体来看,主要有六个方面的特点: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经营主体活力充足,民营企业是外贸增长主力军;贸易伙伴多元共进,“一带一路”占比提升;区域发展更趋平衡,优势产业构筑多点支撑;出口动能丰富活跃,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内部需求持续恢复,大宗、消费产品进口规模扩大。
发布会上武汉海关方面透露,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湖北省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36.94小时、0.46小时,较2017年分别压缩79.65%和97.77%。武汉海关综合业务处处长段永强介绍了武汉海关在促进通关便利化、改善湖北营商环境方面所开展的工作。
一是聚焦拓展口岸功能,持续提高通道平台效能。航空方面,立足于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国际客货运“双枢纽”功能定位,量身定制了海关监管模式,在机场推行机坪直提、机坪直转、境内续驶、提前申报、预约通关等一系列通关便利化措施,保障花湖机场4小时内完成国际国内航班衔接转运。水运方面,充分发挥阳逻港功能,协调上海等长江沿线海关共同实施“联动接卸”“离港确认”“多次中转”等模式,长江上游经湖北中转的进出口货物在海关一次申报,就能实现智能转运和数据共享,将阳逻港作为洋山港货物接卸地的延伸,实现了进出口货物在洋山港和阳逻港之间“点对点”一站式流转。2023年11月8日首单运行成功,截至2023年底,共办理联动接卸货物230标箱,平均通关时间缩短2天,企业节约物流成本90余万元。铁路方面,支持汉欧班列拓展业务范围,大力推广“提前申报+车边理货”等新型物流方式和“车边验放”“运单归并”“铁路快通”等便利通关模式,进一步培育“江海直航+中欧班列”的叠加效能,积极推进水铁联运、水公铁联程、“铁—江—海”过境中转等多式联运物流模式。
二是聚焦外贸主体关切,持续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对重点产业,通过发挥政策叠加效应进行支持。加强“光芯屏端网”“专精特新”企业的海关AEO认证工作,通过“ERP联网申报+快速审核”方式对企业减免税申请进行智能审核,量身定制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方式,全面推广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着力服务重点高科技产业强链补链稳链延链。对新兴产业,通过发挥政策协同效应进行支持,优化与相关部门的联合监管机制,建立“白名单”,简化科研设备、科研样本、实验试剂、耗材等科研物资通关。对传统产业,通过发挥政策引导效应进行支持,针对汽车、钢铁、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研究出台个性化支持举措,加快新能源整车、锂电池、电池材料制造及回收等产业链聚集。
三是聚焦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度。积极推进“智慧口岸”建设,通过视频方式开展“智慧属地查检”监管试点,为81家企业远程查检放行进出口货物4136批次,作业效率提升3至6倍;推进“智慧申报+”先行区建设,通过新模式申报进出口报关单1万余份,实现申报“零差错”,制单申报平均时间从10至20分钟缩短至半分钟内;聚焦国际市场准入要求,联合企业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帮助“鄂钢牌”产品10年后重启出口业务;向海关总署申请建设“工单式核销”辅助管理系统,优化区外飞机保税维修监管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强化“响应、呼应、反应”工作机制,搭建武汉海关“企呼关应”信息化平台。
(转自: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