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提出:更广泛多层次国际贸易经贸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与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北京银行协办,重阳投资教育基金特别支持的2023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3》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本次报告以“更广泛多层次经贸合作”为主题,着重强调了国际贸易经贸合作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机制和重要意义。
该报告指出,作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路径,国际贸易经贸合作可以促进经济一体化和成员国经济金融发展。因此,未来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以更广泛多层次国际贸易经贸合作为抓手,稳步扩大高标准制度型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走深走实。
具体而言,国际贸易经贸合作的推进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积极推动RCEP框架下的资源整合和产业链重构,优化人民币在区域内使用条件;二是继续加强中欧企业间国际贸易合作,重视中欧经济共生关系的制度保障,解决好类似《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三是积极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和经验分享给世界。
发布会上,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表示,人民币已成为继美元、欧元后的第三大国际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推动着国际货币格局朝着多元竞争、相互制衡的多极化方向前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向前需持续做好基础性工作,如增强跨境人民币的可得性与便利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深化金融市场建设,推进“双碳”目标落实落地,持续发展数字经济等。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认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体制,需要争取在2035年前实现多项目标。其中,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金融的一项核心内容。首先要正确认识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的需要。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主动挑战美元,更不是要替代美元。其次是要正确评估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影响力。综合评估,人民币国际化地位不低于日元和英镑,但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有关制度还不完善并受到各种挑战。要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是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安排,二是要把握时机、择机突破。
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在演讲中指出,美国在全球经济的比重下降,但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没有下降。过去40年美元体系主导下的全球化和金融化引致的一系列问题促使人们反思货币非中性、金融过度扩张和全球化的影响,及从三元悖论到二元悖论的转换。“逆全球化”体现在供给约束与政府配置资源作用增加,而“去金融化”体现在金融监管加强、财政作用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货币国际化的新思路和新特征。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我们面临的也不是布雷顿森林体系Ⅱ。金融作用下降,实体作用上升,中国作为实体经济与贸易规模大但国际金融角色小的代表,人民币国际化将迎来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