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船难求到一箱难求,揭秘全球海运失衡背后的商业逻辑
随着全球经济反弹、大宗商品需求复苏,今年航运运价不断上升。而随着美国购物旺季的到来,零售商不断增加的订单使全球供应链压力倍增,目前,从中国至美国的集装箱运价已突破2万美元/40英尺集装箱,创下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的官员发表了一份声明,声称“大型货轮拒绝美国出口商品可能违反美国航运法”。但没有航运公司理他。
一方面没有空箱货品排队等出海,一方面空箱出海拒绝载货。出现中美海运两重天的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商业利润。
贸易顺差拉大,中美海运失衡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0年11月,中国月度贸易顺差达到了754亿美元,同比2019年11月的数据,增长102.9%,创下了中国40年来的最高增速!
巨大的贸易顺差,使得全世界的订单雪花一样的向中国工厂飞来,中国工厂加班加点的赶订单,基本都被钱给砸蒙圈了,大量的物资源源不断的从中国港口运往世界各地。
另外,整个海外都属于物资紧缺状态,对物资的需求远远大于中国,中国缺的几个东西又都被美国给禁了,这就导致欧美需要中国的东西,但中国不怎么需要欧美的东西。
而全球贸易又离不开海运这种量大又廉价的运输方式,自从1946年,美国货车司机马尔科姆·麦克莱恩(1915-2001),研制发明集装箱运输货物获得成功,广泛应用于汽车、铁路、轮船和飞机运输,使全球运输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进一步促使全球分工。
当大量的巨轮装满货物抵达欧美后,发现整个欧美没有那么多货需要运回中国。从中国到美国的运价涨啊涨,从美国到中国的运价跌啊跌,一堆海船在美国港口那里空耗时间,等着货物装船。
终于有一艘海船发现有这个时间在这里等货,不如赶紧把船开回中国,早点跑下一趟赚钱。慢慢的,这样自愿放弃装货的海船越来越多,供需逐渐恢复了平衡。
这就引起文章开头那个事件,因为大家空船回中国,导致美国的农产品没法出海,因为装箱的时间很值钱。那些农产品利润微薄,能承受的海运费过低,低到了所有的运费加起来也没那几天的时间值钱。
美国船运公司通知美国农产品出口商,他们会“优先考虑空箱,而不是农产品出口”。
《西雅图时报》发表的采访文章显示,尽快把空箱运会中国,船运公司们会赚的更多。
最后,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的官员发表了一份声明,声称“大型货轮拒绝美国出口商品可能违反美国航运法”。
不光美国如此,中国这边堆积的大量货物也急需出口,这导致不少低价值商品也遭到排期等待问题。
日前朋友圈消息称:有货代企业已经开始宣布,货值7万美元以下的货物,停止接受订舱服务!
面对高涨的运费,货代的资金链承压,在风险与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是当下一怪现状也是无奈之举。
“黄金周”空白航行计划-将进一步推高运费
据报道,航运公司正考虑在中国十一黄金周假期前后,从亚洲开启新一轮的空白航次,以支撑他们过去一年大幅上涨的运费。
过去几周,跨太平洋、亚洲至欧洲的主要航线的创纪录高运价没有任何回落的迹象,目前宁波梅山码头关闭加剧了在国庆假期前的本就稀缺的舱位仍将保持极度紧张。
亚洲到美国的预订舱量仍然特别强劲,BCO和NVOCC每天都在争夺航运公司额外装载船舱位以及为数不多的新租船。总部位于华盛顿州JonMonroe Consulting的Jon Monroe表示:“由于无船承运人发现很难获得舱位,许多公司开始转向额外的装载船和租船。”据他统计,在亚洲和美国西海岸之间“至少已有4艘新租船在运营”,有传言称还会有更多公司租船。
全球货轮大拥堵!航运业正面临65年以来最大的困境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港口基础设施落后的弊端凸显,全球海运行业正面临65年以来最大的困境。全球目前约有超过350艘货轮堵在港口排队,导致延迟交货和货品价格上涨。
据洛杉矶港signal平台16日的最新数据,目前在南加州锚地等待的集装箱船达到22艘,在港外等待的船舶达9艘,等待的船舶总数达31艘,船只至少要等12天才能停妥下锚并卸除船上的货物,之后再分别运往全美的工厂、仓库和商店。
根据Vessels Value的AIS数据显示,大约有50艘集装箱船停泊在宁波-舟山港附近。
根据德迅seaexplorer船舶监控平台16日最新数据,由于各大洲的许多港口都面临运营中断,全球目前有346艘货轮被困在港口外,数量是今年稍早的两倍多。航运问题造成库存短缺和交货延迟。船舶塞在海上排队期间,岸上的各类存货逐渐短缺,造成物价上扬,这样的情况在疫情期间突出地反映在“电商物流”。
全球海运失衡背后,最重要的还是贸易不平衡,全球海运能力有限。与此同时暴露出来的海员不稳定、港口基建落后等相关问题加剧了海运价格飙升,目前来看,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还是要做好预判,及时订舱,以免出现交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