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码让外贸继续保稳提质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接连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外贸企业纾困,力争解决外贸产业链供应链难点堵点。刚刚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270178亿元,同比增长4.8%,相比去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外贸方面,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特别是,在一系列政策加码下,外贸市场主体保持了发展韧性——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43.2万家,同比增加5.7%,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4.1%,较外贸整体增速高3.4个百分点,拉动外贸增长6.6个百分点。
成绩超预期但面临“外缩内紧”
面对国际市场和全球疫情复杂多变的形势,我国外贸延续了增长势头,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长。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评价,一季度外贸数据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进出口韧性强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外贸提质增效也较为明显,如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出口机电产品和外贸经营主体数量等也在增长。今年一季度中国外贸超预期的表现为全年保稳提质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高凌云也认为,当前中国外贸面临“外缩内紧”局面。“外缩”是指,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影响,外需面临不稳定性增加和份额被挤占的情况。一方面,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在收缩,外部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被放大;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恢复生产,服务消费需求在逐步替代货物消费需求。“内紧”则主要体现在原材料、大宗商品等为代表的供应链局部堵点,运力结构性失衡,国内疫情多点频发,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供应链稳定产生较大压力等。
“影响外贸增长的因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内需外需,二是产品竞争力。”高凌云分析称,从长远来看,尽管目前全球经济增速趋缓,但整体复苏态势并没有变化,同时,中国国家技术也在提升,这些都意味着影响中国进出口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
未来稳预期政策工具“齐发力”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一季度外贸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也充分说明了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特别是开年国务院联合各地区和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出台的跨周期调节稳外贸政策措施的效果持续显现,进一步激发了外贸市场主体的活力。进入二季度,适时运用的政策工具将会增多,对包括外贸企业在内市场主体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会加大,政策红利也将显现。
外贸跨周期调节的政策是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出台的,是根据当前国内外错综复杂经济形势作出的重要研判,更是对已经和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做出的应对之举。
为有效保持政策连续性,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及,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随后,中国人民银行于4月15日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有分析指出,此次降准的目的,一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这对缓解外贸企业经营压力具有积极作用,也能够有效对冲外贸回落风险,呵护外贸企业现金流。
笔者从外贸企业了解到,他们对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到的加大出口退税等政策更为关切。通常情况下,为实现出口产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的目的,我国大部分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与征税率是保持一致的。但在外贸实践中,有些企业购进货物时的税率与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时间因存在不同而造成税差,最终会出现应退未退的情况。对此,会议特别提出,对加工贸易企业允许应退未退的税额转入进项税额抵扣增值税,并进一步加快退税进度。这将有助于减少企业资金沉淀,助力出口贸易,稳定出口企业预期。
能否保预期?“稳链保供”是关键
按照国内经济界人士的普遍观点,我国经济当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同时叠加国际地缘冲突的持续,世界经济复苏依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承压。
部分外贸企业透露,当下他们更为担心的是跨境物流的稳定和持续。一方面是跨境航运的国内货运堵点问题。此轮国内疫情对重要港口及其经济腹地产生冲击,虽然疫情封控不关闭港口,但港口陆运物流和货运效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承运高价值货物的航空货运也受此影响出现了挤压现象。另一方面则是国际物流和与之相关的供应链。当前中欧班列的线路涉及地缘冲突动荡地区。受此影响,部分货运订舱取消或延后。例如,瑞士德迅、丹麦DSV、德国DHL等国际货代公司目前纷纷暂停了中欧班列业务。
对此,业内人士特别指出,处在外向型产业链之中的广大外贸企业,大多需要进口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因此,一方面要抓好国内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稳链保供”。对此,应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并以国内大循环和统一大市场为支撑,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这是让外贸继续保稳提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