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RCEP机遇,中日韩期待深化区域合作 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
据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正式生效的RCEP为推动中日韩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重要条件。一是在RCEP框架下务实打造稳定安全的中日韩供应链网络;二是在RCEP框架下务实推进中日韩产业合作;三是在RCEP框架下务实推进中日韩服务项下的自由贸易;四是在RCEP框架下务实推进中日韩多种形式的地方合作。”在近日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召开的第九届中日韩合作对话会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如是说。
中日韩合作是必选项
迟福林在开幕词中表示,受地缘政治变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从关注成本效率转向更加关注安全稳定,供应链的本土化、区域化特点日益突出。中日韩三国既有大市场,也有大供给,有责任也有条件强化共识、深化合作,打造高效、稳定、安全的中日韩供应链网络。
“抓住RCEP带来的新机遇,努力实现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突破。当前,推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形势,但也具有RCEP生效实施带来的有利条件。关键是把握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大趋势,立足RCEP区域自身,加快实现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突破。”迟福林说。
日本国际经济交流财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丰田正和指出,世界经济正处于十字路口,没有一个国家不受影响。克服这些共同挑战将促使中日韩未来合作更加确定。
韩国东亚财团主席金星焕认为,RCEP的正式生效对全球的贸易促进作出巨大的贡献。中日韩三国都是RCEP成员国,这有利于三国就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三国应该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加深合作,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
“中日韩合作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欧渤芊表示,中日韩合作迎来多方面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包括已经生效的RCEP。RCEP首次将中日韩三国纳入到同一个自贸安排中,为三国企业和人民带来实际利好。今年前三季度,中韩、中日、日韩双边贸易同比都增长了5%左右;中韩日三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增长分别达到19.3%、17.9%和10.5%。
日本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浦田秀次郎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贸易增速出现下降,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世界贸易组织(WTO)推动贸易自由化以及解决贸易纠纷的功能受到影响,需要尽快解决WTO的问题。日中韩从全球贸易中获利比较多,应该在解决WTO面临的这些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三国可以利用RCEP框架推进WTO进一步发展,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
减碳、智能养老等成为重点合作领域
韩国可持续经济与社会研究院董事会主席、未来朝鲜半岛人口研究院院长李仁实指出,中日韩应该进一步深化合作,防止地缘经济割裂,推动贸易增长。为此,应有更明确的政策目标,取消贸易限制。
与会专家还围绕能源合作、低碳经济、老龄化等进行了交流。
据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远征指出,减碳低碳合作是东亚经济合作最重要的方向。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减碳进展非常迅速,供给端主要是能源电气化,需求端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中国的减碳进度超出了过去设想。中国的减碳行动,既是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帮助,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田雪原认为,中日韩合作对话,老龄化是不可或缺的话题:一是怎样度过人口老龄化高潮期;二是如何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这就需要多措并举,包括支持老龄居家服务业发展;将投资重点转移到居家老龄服务非显性工程为主上来;设立居家老龄服务基金。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顾问殷仲义指出,中日韩智慧养老产品贸易投资合作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他建议:一是三国在RCEP框架下,优先考虑降低智慧养老产品关税,力争在几年内率先实现零关税;二是三国尽快谈判达成老年人用品项下的自由贸易;三是率先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实现三国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的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对接。
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常务董事山下由香里认为,能源安全需要能源来源多元化。东北亚需要考虑建立天然气联合储备系统或互相融通系统。需要通过合作和竞争创造出有助于亚洲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技术。
韩国能源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林在奎认为,中日韩在实现碳中和的领域有很大的空间,三国可以在四个方面开展合作:一是在电网方面实现稳定供电需要三国合作;二是在技术革新和创新可以共同研发和共同利用;三是三国可以合作推动氢能的进一步发展;四是三国可以共同研究二氧化碳填埋技术。
2050年碳中和绿色增长委员会主席金相浃指出,减碳和应对气候变化是中日韩非常重要的合作领域,同时,不能为了实现碳中和而放弃制造业。可再生能源是具体的、可以开展长远合作的领域,这并非遥不可及。
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钟哲指出,中日韩经济合作的重点方向:一是在数字转型方面开展合作;二是在碳中和方面开展合作,包括投资低碳技术;三是加强供应链合作,更重视供应链的坚韧性、弹性,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
本次对话会由日本国际经济交流财团、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公共外交协会、韩国东亚财团主办,来自中日韩三方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