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新势力 各地谋划外贸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回顾过去一年,中国外贸面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发展依然波澜壮阔——国际贸易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再创历史新高,为经济稳健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当前影响全球贸易往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为此,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新的一年,各地将如何推动外贸保稳提质?有哪些新作为新蓝图?记者在梳理近期密集召开的各地两会及其政府工作报告时注意到,稳规模、优结构是今年各地外贸工作的一致重心,出海抢订单、跨境电商、开放平台等成为高频词。各地也纷纷铆足劲儿拓市场、畅通道、增信心,以全力把“规划图”变为“施工图”。
千方百计稳规模
2022年广东进出口总值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新高,占全国国际贸易进出口总值的19.8%;江苏外贸进出口总值5.45万亿元,规模也再创历史新高;浙江进出口额4.68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13.1%;山东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33万亿元,同比增长13.8%;福建货物贸易进出口1.98万亿元,达到历史最高值;上海货物进出口达4.19万亿元,同比增长3.2%……
翻看各地2022年外贸成绩单,上述外贸大省的“顶梁柱”作用突出,在推动外贸稳大盘、扩优势、增活力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在新的一年,各地如何延续良好势头,促进外贸稳中提质?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尽管外部形势依然严峻,但各地对2023年外贸稳规模的信心仍然不减。
多地目标已定:浙江提出2023年确保出口占全国份额保持在14.5%左右,福建提出2023年出口增长预期目标为7%,云南提出进出口总额增长15%左右的目标,湖南的目标是进出口总额增长10%,广西的目标是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以上,陕西的目标是全年进出口总值增长6%以上,辽宁的目标是进出口总额增长6%左右。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调整,岁末年初,多地提早抢开局,组织国际贸易企业包机出国抢订单,掀起出海拓市场、寻商机的热潮,并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稳外贸、强外贸的一个重要举措,今年多地也将持续组织一系列组团“出海拓市场”行动:浙江省商务厅厅长韩杰近日在全省两会“厅(局)长通道”上表示,仅去年12月,浙江省就有20多个政府和企业团组“走出去”,获得意向订单180多亿元。下一步,浙江将持续推进“浙货行天下”,并组织千团万企“走出去”拓国际贸易市场抢订单。
四川提出将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常态化组织企业组团出海,举办“川行天下·东盟经贸促进活动”。
1月29日,上海印发《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推出十项行动32条政策措施,大力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其中包括实施外贸保稳提质行动。支持国际贸易企业抢订单拓市场,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境内外展会,加快实现商务人员正常出入境往来。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表示,今年将围绕重点市场、重点行业,以重点展会为支撑,支持外贸企业抢订单、扩产能、增份额,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值得一提的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一年来,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已成为多地进出口持续增长的新引擎。今年,多地亦将抢抓RCEP机遇,蓄力拓展国际市场。
例如,福建提出将积极培育国际营销公共平台,支持企业运用RCEP优惠关税等规则开拓市场、抢抓订单,推动“福品卖全球、全球买闽货”。山东提出要用好RCEP机遇,深入开展“一业一展”“一国一展”活动,强化与日韩、东盟联系,加大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开拓,助力国际贸易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市场。
多措并举优结构
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同时,记者注意到,各地也制定了一系列举措激发外贸潜力,力促外贸创新发展、稳中提质,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今年,上海将实施“货物贸易优化升级”行动,继续全力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福建将积极推动工贸结合,加强外贸产业链招商,培育外贸领域名企名牌名品,发展数字贸易,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重庆将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建设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巩固计算机、手机等产品出口优势,扩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产品出口,提升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进口规模,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
广东将实施贸易强省建设“六大行动”,培育引进一批贸易总部型企业、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现代商贸流通领军企业,新打造一批千亿元级、万亿元级出口产业集群,支持汕头、湛江建设大型出口加工产业区。建设大宗商品、电子元器件、飞机、汽车、农副产品、中高端消费品六大进口基地,组建全牌照大宗商品进出口公司,推动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
辽宁将深入实施“外贸双量增长”计划,积极开展全方位贸易促进行动,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创建国家级外贸转型基地和特色服务出口基地,高标准建设沈阳、大连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培育外贸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