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规模最大集体活动怎么搞?教育部答疑今年高考
6月19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高考防疫以及组织实施等工作安排。
1
在人员的健康监测方面,对参与组考、监考环节的工作人员和考生,要求提前14天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做到每天体温测量并记录。
2
对考前和考试中监测、检查发现的考生和工作人员身体异常状况,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指导教育部门做好专业评估,教育主管部门依据专业评估建议,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考试和组织考试工作的条件。
3
进入考点要求体温检测。要求考点入口处设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设置凉棚和体温异常者复检室,供待检和复检人员等候时使用。
4
备用考场的设置方面,要求原则上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每考点不得少于3个)。当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考生,启用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须一人一间,备用隔离考场不够用时,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最多不超过4人)。
5
要求发生过疫情的学校,不能作为考点。考试前要对考点、考场、通道、门把手、桌椅、宿舍等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清洁与消毒。
6
要求对考场考点空调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开展清洁消毒。普通考场可使用分体空调或中央空调,备用隔离考场须使用分体空调。可使用自然通风、电风扇等设备加强通风。
7
人员的卫生防护方面,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工作人员和监考人员全程佩戴口罩,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高考推迟1个月于7月7日、8日举行
疫情发生以来最大的有组织集体性活动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在19日上午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人。全国将设考点7000余个、考场40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94.5万人。“可以说,今年高考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
王辉介绍,18日教育部会同国家卫健委联合举办了高考防疫和考务工作培训会,采取“一杆子插到底”的方式,对省、市、县考试机构和考点工作人员开展了全覆盖的培训。下一步,教育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在高考前开展全方位的考点防疫和考试安全联合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设置体温异常复检室以免误判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发布会上说,今年高考将设置凉棚和体温异常者复检室,供待检和复检人员等候时使用。“毕竟是7月,尤其南方高温,长期在室外呆着,没有凉棚和复检可能会有误判,待复检人员等候一段时间以后再重新检测。”
为高考考生加急办理身份证超3万张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张佐良在教育部发布会上介绍,各级公安机关将结合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优化警力部署,开通服务考生的三个绿色通道:
居民身份证办理绿色通道。对需要加急办理、换领身份证的考生优先受理、优先制证、优先送达。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实施,为高考考生加急办理了身份证3.2万余张。
护考绿色通道。高考期间,各地执勤民警将为忘带身份证、准考证、遇到交通拥堵等困难的考生提供应急通行便利,帮助考生准时到达考场。
救援绿色通道。对发生故障和交通事故的送考车辆,执勤民警将迅速出警、快速处理,必要时帮助联系车辆转送学生。
张佐良还表示,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公安机关在考前将联合相关部门对重点地区的通讯电子产品市场和有关电商平台开展专项排查。依法查处涉嫌销售作弊器材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针对性的加大网上、网下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涉嫌组织作弊等犯罪线索,依法严厉打击,有效震慑犯罪,切实维护高考公平公正,确保高考安全顺利进行。
高考中出现症状需到隔离考场考试
贺青华说,如果在考试过程中出现有学生发热、咳嗽等症状,由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专业人员按照事先的预案进行个案研判。
其中,具备继续考试、完成考试条件的学生,按照安排转移到备用隔离考场考试。
“这个时间耽误了,要请省级教育部门按照事先商定把时间补回来,把转移的时间和专家研判的时间都算上。虽然是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对考生也是至关重要的,要补回来。”贺青华说。
考生必备口罩、手套、纸巾、速干消毒剂
面对今年的特殊情况,考生考前需要做哪些防护的准备?
贺青华表示,考生首先在考前做好自我健康监测,确保考试期间的健康状况,用良好的健康状况参加考试。
从防护方面,要准备口罩、手套、纸巾、速干的消毒剂,这些物品是必须准备的。
赴考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全程佩戴口罩;考生住在考场周边,步行、骑车、或者家里开车过去,可以不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戴一次性手套,做好手卫生,同时做好社交距离。